一声汽笛长鸣,一列满载55柜货物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入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区,标志着四川成都直达比利时安特卫普的中欧班列正式开通。这趟跨越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,不仅送去了商品,更带来了机遇。
当地时间2025年8月27日,从四川成都始发的中欧班列经过长达20天的旅行,途经哈萨克斯坦、俄罗斯、白俄罗斯、波兰和德国,最终抵达比利时安特卫普。这条新线路的开通不仅是地图上多了一条连接线,更是中国内陆与欧洲枢纽以“班列+港口”强强联手的全新尝试。
国际物流新通道。这趟班列是法国邮政旗下物流公司DPD的“定制班列”。总货值高达3500万元人民币,货品涵盖跨境电商商品、冷链食品等高附加值品类。班列于8月7日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启程,穿越多个国家,最终抵达安特卫普,全程运输时效预计16-18天。与传统海运相比,这一新线路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,为高附加值产品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物流通道。
欧洲分拨新枢纽。安特卫普-布鲁日港作为欧洲第二大综合港口,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达1500万标箱。此地拥有欧洲最大的化工产业集群,是理想的物流分拨中心。班列抵达安特卫普后,货物将通过欧洲铁路网在2-3天内分拨至西班牙、意大利、法国、德国、英国等西欧和南欧国家。DPD中国策略发展部总经理马智鹏表示:“安特卫普港的化工产业集群与双港区优势无可替代。我们在此设立的中心仓,将成为欧非中转的‘神经中枢’。”
联通亚非新格局。此次开通的班列不仅连接中国与欧洲,更着眼于未来与非洲的联通。通过安特卫普港,班列货物可经海运发往非洲,实现“铁海联运”。以往货物到达非洲大多通过海运需50天以上,如今通过“成都集货—安特卫普分拨—转口北非”的完整闭环,铁海联运到非洲总时效将缩短至25天左右,只有传统海运时效的一半。这一新通道极大地提升了物流效率,为中非贸易提供了新的可能。
双边合作新典范。中欧班列自2011年3月开始运行,目前服务范围已基本覆盖亚欧全境。据统计,截至2025年6月,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,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。中国境内开通城市已达128个,联通欧洲26个国家229个城市及亚洲11个国家100余个城市。这一数字充分体现了中欧班列网络的广泛覆盖和强大影响力。成都至安特卫普专列的首发,使成都国际班列境外辐射城市增至126个,为2025年新增的8个班列站点之一。
安特卫普港口的龙门吊起吊间,来自成都的货物正被快速分拨至欧洲各地。未来,这些货物还可经海路运往北非,形成一张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贸易网络。随着中欧班列线路图的不断延伸,从成都到罗兹11天、至莫斯科10天、至万象3天的“速达”体验正在成为现实。古有丝绸之路驼铃悠扬,今有中欧班列汽笛嘹亮。这条钢铁驼队正在书写新时代的亚欧经贸合作新篇章。(赵寅)
股票配资平台开户,股票资配公司,2020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